新一阶段
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大大加快。首先,清政府承认日本控制朝鲜,便利了日本以朝鲜为跳板,向中国东北扩张势力。台湾、澎湖列岛大片领土的割让,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此后,列强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妄图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新的通商口岸的开放和内河新航线的开辟,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到中国内地。其次,巨额赔款不仅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而且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当然,甲午战争以后,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列强对华投资的增加,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走向消亡。特别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出现后,从根本上不断瓦解着封建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和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代表了中国半封建化的必然走向,是历史的进步。
彻底形成
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最终使中国完全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方面,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清政府答应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帝国主义通过清政府加强了对中国人民的军事监督和政治奴役。另一方面,巨额赔款和此后列强对中国的大量投资,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经济掠夺。在此之后,中国社会性质进一步沉沦。辛亥革命后,俄国在北方策动外蒙古自治,并强占中国唐努乌梁海地区;英国在西部策动西藏独立未遂,制造了一条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把中国西藏东部9万多平方公里领土划到这条线以南;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山东,强占了胶济铁路和青岛并诱使袁世凯政府签订了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各自扶持代理人,“以华制华”,造成军阀割据,连年混战的局面。局面改变1919年5月4日的五四运动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新民主主义革命致力于使中国向新民主主义社会前进(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时期,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准备阶段),但此时的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1931年,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三省,东北成为日本的殖民地。接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使中国丧失了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大片领土,中华民族处于历史上最严重的危机关头,中国有逐步沦为日本殖民地的严重可能。
正式结束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正式成立,它具有划时代意义,使中国进入光明、辉煌的新阶段,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同时也使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在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结束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才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